本報濟南11月29日訊(記者 魏海政)山東省今天發(fā)布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全省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共22條措施,從全面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教師隊伍專業(yè)素質能力、全面深化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提高教師地位待遇、全力確保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等五大方面,深入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
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關延平介紹,在全面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山東將堅持黨建引領,全面增強教師隊伍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深入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認定、設立100個省級教師實踐教育基地,建設50個省級師德涵養(yǎng)基地。實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對學術不端、師德失范的實行“一票否決”,防止教師隊伍中出現(xiàn)“微腐敗”現(xiàn)象。
在全面提升教師隊伍專業(yè)素質能力方面,山東將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探索建立市級政府委托高校培養(yǎng)師范生制度。用3年時間把師范類本科專業(yè)生均撥款標準提高到普通專業(yè)標準的1.5倍。用10年左右時間培養(yǎng)10萬名骨干教師、1萬名卓越教師、1000名教育家型教師。
在完善教師隊伍管理體制方面,山東重點圍繞編制管理、資源配置、職稱評聘等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改革舉措。
在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方面,山東要求建立中小學教師工資與當?shù)毓珓諉T工資長效聯(lián)動機制,在核定中小學績效工資總量時,要統(tǒng)籌考慮當?shù)毓珓諉T上年度實際收入水平。學校所在地調整公務員工資待遇時,必須同時間、同幅度考慮中小學教師,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shù)毓珓諉T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在中小學建立教師績效工資增量機制,取消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要求,讓學校統(tǒng)籌分配,更能有效體現(xiàn)工作量和工作績效。著力提高鄉(xiāng)村教師待遇,全面落實鄉(xiāng)鎮(zhèn)工作補貼政策,并向艱苦偏遠鄉(xiāng)鎮(zhèn)教師傾斜。落實公辦中小學教師國家公職人員的法律地位,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yè)地位。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30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