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一区_91视频精品无码_国产视频96自拍6_免费国产成人aⅴ观看℃

首頁>檢索頁>當前

提升教師理解與運用新教材的能力

發(fā)布時間:2025-06-16 作者:哈斯朝勒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育部組織編寫和修訂的義務教育各學科教材(以下簡稱“新教材”)于2024年秋季開始使用。課程教材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教師作為新教材的使用者,其理解與運用教材的能力直接影響教材價值的實現(xiàn)。

  充分理解新教材“新”在何處

  教材是落實國家育人意志的重要載體,具有傳承、傳播、轉化和創(chuàng)新文化的重要作用。教師需要深入理解教材,精準把握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和新方案新課標的育人要求,實現(xiàn)課程理念向課堂教學的有效轉化。首先,新教材對學習邏輯和學科邏輯進行了優(yōu)化與重組,強化學科內知識統(tǒng)整以及學科間的關聯(lián)。教師在使用教材前,應對新舊教材的學科基礎知識、邏輯結構進行全面比較與分析,準確把握其關聯(lián)性及銜接關系。其次,教師要關注新教材修訂的內容。新教材在目標定位上,從學科知識轉向更為深層的學科結構、原理和思維的培養(yǎng),為學生掌握關鍵知識、提升關鍵能力提供多維、立體的學習資源;在內容體系上,新教材通過設計探究性學習活動和實踐性任務,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素養(yǎng),同時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元素,提升了教材的德育功能和育人價值;在組織編排上,注重融通整合,將單一知識融入知識塊、知識面及知識網,有效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與創(chuàng)新潛能的深度開發(fā);在呈現(xiàn)方式上,重視設計真實情境下的探究實踐活動,將學科知識與學生生活中的問題相結合,反映社會生活實際,聯(lián)結個體經驗,強化對學生思維與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新教材的這些新理念、新變化,是教師應該高度重視的。

  強化評價與反思,優(yōu)化教材使用過程

  教師使用教材后,需及時進行評價與反思,優(yōu)化教學實踐并提升教材使用水平。一方面,教師應通過課堂教學的評估與反饋,對教材內容進行及時調整;另一方面,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的適切性、編排順序的合理性、版面設計的科學性以及是否存在細節(jié)問題等方面進行客觀分析,并提出建設性建議,為優(yōu)化教材編制、提高教材質量提供重要依據。

  教材反思的目標是優(yōu)化教材使用過程,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在每節(jié)課、每單元或每學期的教學結束后,應不斷總結教材使用經驗,并將其作為新一輪教材使用的基礎,開展新的教材開發(fā)、實施與評價,持續(xù)提升自身的教材使用水平。同時,教師可通過自主學習、集體教研等方式,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以生為本,關注學生使用體驗

  課程教材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教材使用體驗。教師應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基于學生需求進行合理轉化,將“作為教學之用的教材”轉化為“作為學習之用的教材”。教師應樹立以生為本理念,在關注教材內容準確性、邏輯性和適切性的同時,更需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應從教材的忠實宣講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支持者,并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新教材不僅為課堂教學提供基礎性參考,還為個性化教學和學生發(fā)展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空間。教師應充分聽取和參考學生的意見感受,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補充與調整,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具體、易于理解的內容,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教育目標,使教材更好地適應學生能力發(fā)展水平,助力學生全面成長。

 ?。ㄗ髡邌挝唬褐袊逃茖W研究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本文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23年度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課程實施情況及改進建議”[GYJ2023022]的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16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