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一区_91视频精品无码_国产视频96自拍6_免费国产成人aⅴ观看℃

首頁>檢索頁>當前

本土文化生長出的育人智慧

發(fā)布時間:2018-11-29 作者:吳儉開 來源:中國教育報

陳白沙是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古琴家,他繼承了孔孟的儒家思想,開創(chuàng)明儒心學之先河,是嶺南唯一入祀孔廟的大儒,有“圣代真儒”“嶺南一人”之譽。白沙文化發(fā)端于江門,根植于嶺南,并隨南粵僑胞的創(chuàng)業(yè)足跡遠播海外。以其命名的陳白沙中學,更名已5年。學校以“陳白沙文化”為引領,開展養(yǎng)成教育,推動以“學貴自得、學貴知疑”為理念的課堂教學改革。

學校文化的形成機理,有些什么特點呢?

古樸環(huán)境蘊育儒雅文化

學校文化是學校建設發(fā)展中形成的特殊文化,體現(xiàn)的是社會背景下以學校為地理環(huán)境圈,由全體師生在學校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淀和創(chuàng)造出來,并為其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精神、行為準則及規(guī)章制度、行為方式、物質設施等的一種整合和結晶。校園升級改造中,青灰色的新教學樓和白沙綜合大樓的設計融合了白沙文化,古樸的外觀獨具特色,為校園增添了人文氣息和底蘊內涵。同時,校園內外都建設了白沙文化墻,進行白沙詩文展,讓師生和家長時刻感受陳白沙先生“自然、自由、自樂”之理、“鳶飛魚躍”之生命境界以及傳統(tǒng)文化經典之精髓。

?;找园咨趁埞P字體的學校名字、學校門樓和學校開辦年份為主要要素。學校的“一訓三風”亦來自陳白沙的思想——以“明禮澄心,成己成人”為校訓,“寬平超卓,闊遠篤實”為校風,“正德仰賢,有教無類”為教風,“學貴知疑,感悟自得”為學風。

詩教禮教蘊含德育智慧

“艱苦創(chuàng)業(yè)勤為本,百年樹人德為先”。學校以白沙文化為引領,充分挖掘其內涵,開展以“孝、義、禮、廉”為核心的養(yǎng)成教育,把極富地域特色的文化與德育緊密結合,以詩教禮教涵養(yǎng)詩意校園。

一是詩教禮教貫穿德育過程。詩教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鬃诱J為,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詩文經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語文課應該學古詩文經典,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斷傳承下去。陳白沙不事著述,以詩入世,以文化人。以詩教為突破口,我們充分利用升旗儀式、宣傳窗、黑板報、手抄報、校園網等途徑和載體,組織師生學習、了解古詩詞。開展《戒懶文》等古詩文的誦讀和書寫活動。同時,把禮教貫穿于教育常規(guī)活動。

二是常規(guī)教育滲透白沙思想。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和道德講堂進行愛國教育,學習陳白沙“士不居官終愛國”和“無負于斯世斯民”的情懷;開展感恩教育,學習陳白沙“孝為百行之源”的道德情操,感恩、明禮、傳承良好家風;開展法治教育,學習陳白沙“樹功德,明懲罰”的思想,強化公正、法治精神。道德講堂引導學生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祖國,以實現(xiàn)立德樹人目標。

三是依托本土資源開展特色德育活動。作為根植于一方土地上的學校,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努力讓本土文化成為打造學校特色德育的重要資源。因此,學校自覺鏈接起白沙故里地域文化,讓學生在領略本土文化中陶養(yǎng)博大胸懷,在體驗人情中擁有真實情感,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鄉(xiāng)的情懷。例如,每年清明節(jié)前夕,組織師生開展緬懷先賢活動,學習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家國情懷。每周開展以“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心靈”為主題的經典誦讀系列活動,師生同臺參與,積極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知疑自得”陶養(yǎng)能動課堂

陳白沙主張“學貴自得”“學貴知疑”,認為教育就是要啟發(fā)自得,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自覺能動精神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而自得是從知疑開始的,學生要有敢于提出疑問的學術勇氣。只有敢于大膽懷疑,提出問題,才能將一個人的能動性調動起來,才能進行獨立思考,促使自我意識覺醒,獲得自信。為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充分展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本質,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做到真實意義上的減負提質,我們開展以“合作探究,知疑自得”為主題的課堂教學改革,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形成本?!皽毓手隆詫W知疑—合作探究—展示反饋—感悟自得”五步教學模式,努力打造白沙特色課堂。

學校原是郊區(qū)一所農村學校,教學設施設備落后陳舊,教職工觀念陳舊、安于現(xiàn)狀。學生主要來自環(huán)市街道辦及周邊各社區(qū),其中外來務工子弟約占50%。每年小學升初中招生,有超過兩個班的優(yōu)秀學生流向城區(qū)其他中學。自2013年學校更名、進行教育改革以來,校容校貌、校風學風、教育教學質量都已悄悄地發(fā)生了變化。

(作者系廣東省江門市陳白沙中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29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